他們把癌癥賣給了你,卻說這是養(yǎng)生

科普中國
公眾科普,科學傳播。
收藏

本文審稿:葩麗澤,營養(yǎng)學主任醫(yī)師,中國營養(yǎng)學會科普委員

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圖片

【寫在最后】

據統(tǒng)計,口腔癌的年發(fā)病率為1.06/10萬-1.69/10萬,每年大約有1萬人死于口腔癌。

研究報告顯示,嚼檳榔者患口腔癌的風險是普通人的15~20倍。我國湖南男性的口腔癌發(fā)病率為6~8/10萬人,其中,嚼檳榔者的比率高達38%。(也有研究報告,高達86%)

由此也可推算出:長期嚼檳榔,最終死于口腔癌的比率至少有2%左右,也就是1/50。

有人可能認為2%并不是很高的比率,但如果真的發(fā)生在你的身上,那就是100%。

其實口腔癌最可怕的并不是它的死亡率,而是術后帶來的長久地痛苦。

近年來,根據國家市場監(jiān)督管理總局“不應再按?品對檳榔進?監(jiān)管”相關?作要求,對檳榔采取了嚴控下的疏導,但某些地區(qū)人群中長期嚼檳榔的惡習依舊十分的泛濫。與其相比,那些把檳榔進行美化并進行欺騙性的售賣的人,更需要警惕和杜絕。

參考資料:

[1]Secretan B , Straif K , Baan R , et al. A review of human carcinogens--Part E: tobacco, areca nut, alcohol, coal smoke, and salted fish.[J]. Lancet Oncology, 2009, 10(11):1033-1034.

[2]Maher R , Lee A J , Warnakulasuriya K , et al. Role of areca nut in the causation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a case-control study in Pakistan[J].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2010, 23(2):65-69.

[3]Murti P R , Bhonsle R B , Gupta P C , et al. Etiology of oral submucous fibrosi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role of areca nut chewing[J]. Journal of Oral Pathology & Medicine, 2010, 24(4).

[4]Winstock A . Areca nut‐abuse liability, dependence and public health[J]. Addiction Biology, 2010, 7(1):133-138.

[5]Cancer I . Tobacco habits other than smoking; betel-quid and areca-nut chewing; and some related nitrosamines[J].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Who, 1985.

圖片

來源:較高端人類

本文已獲授權,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本文封面圖來自版權圖庫,不授權轉載

評論
演繹無限精彩!
大學士級
某些人群中長期嚼檳榔的惡習十分泛濫。與其相比,那些把檳榔進行美化并進行欺騙的售賣的人,更需要警惕和杜絕。
2022-06-20
CZH科普
大學士級
用擬人的手法科普嚼檳榔引發(fā)口腔癌過程,告誡人們一定要改變嚼檳榔的惡習,加強檳榔售賣市場監(jiān)督,遠離檳榔。
2022-06-20
桂粵科普
大學士級
世界衛(wèi)生組織已經認定檳榔是一級致癌物,為了我們的身體健康,請拒絕檳榔,減少對身體的危害。
2022-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