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翠翠秀山APP
秀山公眾號
武陵山區(qū)域媒體聯(lián)盟蹲點報道——洪安邊城:穿越時光的紅色浪漫與邊陲古韻之旅
編輯:姚庭
來源:秀山網(wǎng)
發(fā)布時間:2024/10/21 18:05:46
字號:

編者按

90年血脈傳承,90年滄桑巨變。為紀念紅二、紅六軍團勝利會師90周年,今年8月以來,重慶市秀山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貴州省松桃自治縣融媒體中心、印江自治縣融媒體中心聯(lián)合開展了“武陵山區(qū)域媒體聯(lián)盟蹲點報道·紅色印跡”專題采訪活動,旨在重溫紅色歷史,弘揚革命精神,汲取奮斗力量,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力量。本次活動共采寫文字稿7條、電視新聞5條、短視頻9條,即日起將連續(xù)刊播,敬請關注。

 

洪安邊城:穿越時光的紅色浪漫與邊陲古韻之旅

在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的東北角,有一片被歷史與現(xiàn)代交織的神奇土地——洪安鎮(zhèn)。這里,不僅是文學巨匠沈從文先生筆下《邊城》的原型地,更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鄧大軍揮師入川的第一站,承載著厚重的紅色歷史與獨特的邊城風情。如今,洪安鎮(zhèn)正以嶄新的面貌,吸引著來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共同探尋那段輝煌的歷史,感受那份跨越時空的邊城韻味。

邊城古韻 夢回《邊城》

“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沈從文筆下的《邊城》,以其質(zhì)樸的語言和深情的筆觸,勾勒出了一個寧靜而美好的邊陲小鎮(zhèn)。而這座小鎮(zhèn)的原型,正是如今的重慶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縣洪安鎮(zhèn)。

踏入洪安,感覺時間似乎放慢了腳步,讓人不由自主地沉浸在那份寧靜與美好之中。清澈見底的清水江悠然流淌,它不僅是自然之美的象征,更是連接渝、湘兩地的情感紐帶。江邊那座歷經(jīng)風雨的白色小塔,依然靜靜地守望著這片土地,仿佛在訴說著過往的故事,引領著每一個到訪者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充滿詩意的年代。

漫步在洪安老街的青石板路上,兩旁錯落有致的百年古建筑仿佛在低語,它們以土家苗寨特有的風格,展示著往昔的繁華與滄桑。雕梁畫棟、飛檐翹角,每一處細節(jié)都透露出匠人的精湛技藝與對美的追求。讓人在贊嘆之余,更添一份對傳統(tǒng)文化的敬畏與向往。

洪安鎮(zhèn),這個被譽為“渝東南門戶”的小鎮(zhèn),地理位置獨特,一腳踏三省,與湖南省花垣縣茶峒鎮(zhèn)隔河相望,與貴州省松桃縣迓駕鎮(zhèn)及秀山縣內(nèi)的雅江鎮(zhèn)山水相連,形成了“蜀道有時盡,春風幾處分,吹來黔地雨,卷入楚天云”的壯麗景象。這種獨特的地理優(yōu)勢,不僅賦予了洪安豐富的自然景觀,也促進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而連接洪安與茶峒的“洪茶大橋”,不僅是交通的要道,更是兩地人民情感交流的橋梁。橋的中央,正是重慶與湖南的分界線,象征著地域的分隔,卻擋不住人心的相通。橋頭那座雄偉的大牌坊,一面書著“渝東南第一門”,一面書著“歡迎您再來重慶”,讓人在感受到地域特色的同時,也體會到了當?shù)厝嗣竦臒崆榕c好客。

“拉拉渡”,這個承載著千年歷史的古渡口,見證了洪安與茶峒之間深厚的情誼。一衣帶水,兩岸人民在長期的交流中共融共生,形成了獨特的“邊城”文化。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那種淳樸的民風、和諧的人際關系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

紅色印記 歷史見證

洪安鎮(zhèn)不僅以其邊城古韻聞名遐邇,更因那段波瀾壯闊的紅色歷史而熠熠生輝。這里,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劉鄧大軍入川的第一站。每一磚一瓦都鐫刻著革命先烈的英勇與人民的支持,共同編織成一幅幅動人的歷史畫卷。

1949年11月,劉鄧大軍如破竹之勢,直指大西南。當二野司令部的先頭部隊抵達湖南花垣的茶峒時,面對敵人的負隅頑抗,他們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偽政府為阻撓大軍前行,不惜燒毀“洪茶大橋”,企圖切斷兩地的聯(lián)系,并散布謠言,企圖動搖民心。然而,真相總是能穿透迷霧,照亮人心。

洪安的老百姓,從對岸茶峒傳來的消息中,逐漸認識到劉伯承、鄧小平所率部隊的真正面貌——紀律嚴明,與民秋毫無犯。他們目睹了戰(zhàn)士們挖野菜充饑,睡石板街,卻依然保持著對人民的謙和與尊重。這份深情厚誼,激發(fā)了洪安人民的無限熱忱,他們紛紛行動起來,用自家的“娘娘船”拼湊成渡船,冒著生命危險,將劉鄧大軍的先頭部隊安全渡過了清水江,為解放洪安鋪平了道路。

隨著洪安的解放,劉鄧首長進駐“拉拉渡”旁的復興銀行,這里成為了他們繼續(xù)指揮大軍向前的臨時司令部。夜幕降臨時,司令部燈火通明,燈光照亮了洪安古鎮(zhèn),也照亮了人民心中的希望之路。在這里,劉鄧首長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為解放大西南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而洪安老街,這座承載著百年歷史的古老街道,也在這一時期見證了無數(shù)感人至深的故事。祝家大院,這座曾經(jīng)的鹽商豪宅,在革命的風云變幻中,化身為大軍的作戰(zhàn)指揮中心。這里,每一個決策都關乎著戰(zhàn)局的走向,每一份文件都記錄著歷史的痕跡。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借糧證”的故事。當洪安人民得知大軍糧草緊缺時,他們毫不猶豫地捐出了自家的“保命糧”。劉伯承、鄧小平兩位首長深知這份深情厚意,特命部隊制作“借糧證”,以示對人民支持的感激與尊重。這一張張小小的借糧證,不僅見證了軍民之間的魚水情深,更成為了革命精神與人民力量的生動寫照。

如今,當我們漫步在洪安老街上,那些歷經(jīng)滄桑的古建筑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故事。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紀念館、西南服務團陳列室、中共秀山黨史陳列室……這些紅色遺址與紀念館,如同一顆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這片熱土上,提醒著我們不忘歷史、不忘初心。

紅色旅游 激活新生

隨著時代的變遷,洪安鎮(zhèn)并未被歷史的塵埃所掩埋。如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野戰(zhàn)軍司令部舊址、劉鄧大軍進軍大西南紀念館等地,已不僅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成為了廉政教育、革命傳統(tǒng)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吸引著四面八方的游客前來探尋與感悟。

假日時光,洪安老街依舊保留著那份古樸與寧靜,但空氣中卻彌漫著一種別樣的氛圍。二野司令部舊址展館內(nèi),一張張泛黃的歷史圖片,靜靜地訴說著那段烽火連天的歲月;西南服務團陳列室里,一件件珍貴的文物,仿佛將人們帶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來自全國各地的黨員干部、游客群眾,在這里駐足凝視,通過每一個細節(jié),感受著革命先烈的英勇與無畏,接受著革命傳統(tǒng)教育和廉潔教育的深刻洗禮。

洪安鎮(zhèn),這個曾經(jīng)見證歷史轉(zhuǎn)折的小鎮(zhèn),如今正以一種全新的姿態(tài)展現(xiàn)在世人面前。依托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洪安鎮(zhèn)巧妙地將其與鄉(xiāng)村旅游相結(jié)合,創(chuàng)新形式,積極開發(fā)紅色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從精美的紅色紀念品到富有特色的紅色主題實景演藝,每一項都融入了當?shù)鬲毺氐娜宋摹⒚袼缀头沁z元素,讓紅色文化更加生動、鮮活地展現(xiàn)在人們面前。

在鄉(xiāng)村振興的浪潮中,洪安鎮(zhèn)更是找準了紅色旅游與鄉(xiāng)村振興的契合點,大力發(fā)展“美麗鄉(xiāng)村游、紅色研學游”等新業(yè)態(tài)。游客們不僅可以漫步在古色古香的街道上,感受那份寧靜與美好;還可以走進紅色景區(qū),親身體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更可以在參與各種紅色主題活動中,深刻理解革命精神的內(nèi)涵與價值。

隨著紅色旅游的持續(xù)升溫,洪安鎮(zhèn)不僅吸引了越來越多的游客前來打卡,更帶動了當?shù)亟?jīng)濟的蓬勃發(fā)展。農(nóng)家樂、民宿、特色小吃等旅游配套設施日益完善,為當?shù)鼐用裉峁┝烁嗟木蜆I(yè)機會和增收渠道。紅色文化,正成為推動洪安鎮(zhèn)鄉(xiāng)村振興的重要力量。

展望未來,洪安鎮(zhèn)將繼續(xù)深入挖掘紅色文化內(nèi)涵,創(chuàng)新紅色旅游發(fā)展模式,努力打造成為集教育、旅游、休閑為一體的紅色文化特色小鎮(zhèn)。讓每一位到訪的游客,都能在這里找到心靈的歸宿,感受到那份來自革命老區(qū)的獨特魅力與深厚底蘊。

(全媒體記者 饒禹 楊麗華)

相關文章
網(wǎng)友評論
共有 訪客發(fā)表了評論網(wǎng)友評論